最高人民法院新接访室开放首日,离上班还有半小时,大厅外已经排起了200多人的上访长队,而老接访室附近的“上访村”东庄里已经人去楼空。 昨日是最高人民法院新接访室开放首日。南都记者实地探访,新接访大厅外,排起了200多人的上访长队,而老接访室附近的“上访村”东庄里,上访户开始打包行李,搬家。 上班前半小时门外排起长队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四环红寺桥的最高法新接访大楼占地1.5万多平方米,共3层。1楼为来访接待大厅和申诉立案大厅,2楼和3楼是分刑事、民事、行政、国家赔偿不同案件类型的接谈区。整个大楼可同时接访1000人。 昨日下午1时许,距下午办公时间还有半小时,新接访室的大院院一片嘈杂,200多名上访者排起了长队。 下午1时30分,上访者开始进入接访室大厅。他们首先要经过一道机场标准的安检——— 安检设备、安检程序、严格程度都与机场一模一样。之后,他们需要领取一张登记表登记。 上访接访室大厅内共设12个接待窗口,各个窗口分工也不一样:有不服高院以上终审判决和不服中院以下终审判决的登记窗口;民事、刑事、行政和国家赔偿案件也有专门的窗口。 排队的上访者填写登记表后,便在对应的窗口排队等待交表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访者说,他在京上访多年,随着最高法新址的启用,他也跟着从永定门来到这里。他认为,新接访室的条件比老接访室好多了。老接访室设在一个居民区里,是一间可容百余人的简陋的低矮简易板房。所有上访人员聚集在一个小院子里,等候接谈。这里室内宽敞明亮,卫生、安全。 上访大厅外的一个小摊上,出售者国家颁布的各种法规复印件,大到《宪法》、《信访条例》、《拆迁法》,小到各地颁布的法规、规章,还有以上访者经历为蓝本改编而成的《上访歌》。这些资料的价格在1到5元不等,卖者介绍,平时购买国家赔偿和土地赔偿资料的上访者居多。 老来访接访室已摘牌谢客 而昨日的原最高法来访接待站已关门谢客,附近被称为“上访村”的东庄里,长期盘踞于此的上访户开始打包行李搬家。 昨日下午4时许,南都记者来到这里,原来的最高法人民来访接访室已摘牌谢客。门外,访民暂住的四五个塑料篷还搭在墙角。地上随处可见废塑料袋、烂菜叶。一个老妇人正用一个碗大的火炉煮面条。 “以前这里整条胡同都是人,最靠门的几十米一般人都挤不进去。”在北京上访4年的老上访户陈忠诚告诉记者。他还不知道这个信访接待站已经搬迁,当天扑了空。 陈忠诚已经在北京找到一份管吃住的工作,但隔几天就会来这里“看看”,抽空再去新址。 部分长期盘踞在东庄的上访户昨日也开始打包行李,离开这里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访户骑着一辆三轮车改装成的“家”往外走。这个“家”的房顶和四壁都由纸板糊成。 胡同里,一家打印店门口的“代写诉状”纸板还未摘下。 胡同口能看得见北京南站巨大的圆顶。车站对面是一栋数十层高的建筑。它旁边挤着一片低矮的平房。 陈忠诚告诉记者,这一片住的都是访民,马上就要拆除了。 |